| 產品 | 提前預定時間 | 取消政策 | 原價 | 優惠價 | |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產品 | 提前預定時間 | 取消政策 | 原價 | 優惠價 | |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白水臺位于中間縣東南三壩白地行政村境內,距縣城101公里,海拔2380米。它是由于碳酸鈣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觀。含碳酸氫鈣的泉水慢慢下流,碳酸鹽逐漸沉淀,長年累月就形成臺幔,好似層層梯田,被稱為“仙人遺田”,面積約3平方公里,它是我國最大的華泉臺地。
白水臺早在唐宋時代即已成為滇西一帶有名的游覽勝地。在源頭的石壁上刻有明代納西土知府木高所題詩一首:“五百年前一行僧,曾居佛地守弘能。云波雪浪三千壟,玉埂銀丘數萬塍。曲曲同流塵不染,層層瓊涌水常凝,長江永作心田玉,羨此高人了上乘。”在泉臺左下側,有一天然塑像,潔白如玉,形如懷孕女子,當地群眾視為生殖的“神女”。從白地村東行不遠,有一60余米高的瀑布,值得觀賞。
納西語稱水白臺為“拜卜芝”,意為逐漸長大的花。早在唐宋年間白水臺就已成為滇西一帶有名的游覽勝地。相傳“釋理達多”法則曾在此修行。在白水臺邊的石碑上刻有“釋理達多禪定處”的石碑和明朝嘉靖年間(公元1540年)納西土知府木高所所題詩一首:
五百年前一行僧, 曾居佛地守弘能。
云波雪浪三千壟, 玉埂銀丘數萬塍。
曲曲同流塵不染, 層層泉涌水常凝。
長江永做心田主, 羨次高人了上乘。
白水臺又有“仙人遺田”的美稱。步臨臺地,但見白水臺層層疊疊,宛若片片斜月散落人間,和白水臺下白姓的梯田極為相似,傳說是天上的王母以此教當地的白姓如何種植。在白水臺左側的,一泉臺形似一彎新月,清泉盈盈四溢,相傳是仙女梳妝的地方。泉臺左邊下側,一石穹窿,潔白如玉,形如一懷孕女子,是當地群眾從奉生殖神的地方。
白水臺不僅是一個風光秀麗的地方,他還是那西文化的發祥地。據稱,納西族東巴教的第一始祖西巴會羅從西藏學習佛經回來,途經白水臺,被其美景吸引,留下來設壇傳教。白水臺由此成為東巴教徒的神圣勝地。
白水臺對面上柏峰下有一溶洞 ,古時為祭祀龍神之地 ,后因東巴教第二始祖“阿明什羅”在此修行,遂稱為“阿明明卡”,又稱“阿明靈洞”。現在到白水葉觀光,是一種綜合性的旅游。